
在信息化時代,以往的那種“金錢至上”、“權力至上”的舊格局已經和正在被打破,“信息至上”將成為新時代的突出特征,而信息資源重要性的空前增強將導致各國政府權力的重新配置,宏觀調控將重新改革。在這種情況下,電子政務的作用增強,世界中央銀行的權威性遭到了空前的挑戰,而一些地方政府也已經開始涉及外交事務。
一方面,全球金融網絡的形成使中央銀行的權威性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在這個時代,貨幣的價值將由金融市場上的硬幣兌換價值來決定,而這種兌換全書價值又是由世界各地計算機終端的高速計算得出來的,沒有誰包括政府在內能夠真正控制貨幣的價值,貨幣的價值開始取決于信息而不是政府。我們可以舉例來證明:得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核泄漏的消息后的10分鐘內,全球股票市場上的農業股票就開始上漲;而“泰銖”的大幅度貶值導致了美國和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地區的股市波動。在這個時代,各國政府所慣用的政治、經濟和管理的杠桿也不再像從前那樣屢試不爽了,以往體現政府權力的外匯管制在金融市場高度自由化的信息時代也無法再發揮以往的作用,資金將流向世界任何的地方,只要能夠達到增值的目的,這是任何政府所無法控制的。
這種金融市場的全球化使得各國政府不得不在這一領域開展合作,歐洲金融市場的建立以及歐洲統一大市場的形成為此作出了極好的證明。而早在1989年美國聯邦儲備銀行主席格林斯潘就呼吁各國中央銀行合作,共同擔負起監督國際市場的責任,他還倡議建立各國政府合作監督多國付款和結算的制度,以取代傳統的機構。
種種跡象表明,電子政務的日益普及將使得世界金融市場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