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10月,修改后的食品安全法等一批法律法規于10月1日起實行,將會給經濟和社會生活帶來諸多改變。與2009年版的《食品安全法》相比,新法在篇幅和內容上均顯現出相當大的決心和力度:條款從原來的104條增加至154條,而原有條款中的修改量達到相當高的比例,總字數從1.5萬增加到近3萬字。其中,首負責任制、千元保底賠償等與普通消費者息息相關,到底這些條款會如何改變人們的維權?在致力于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上,食品安全法新罰的新制度則是捍衛舌尖上的權益,為維護百姓權益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1.完善監管,食品安全追溯體系成亮點
該法針對不同部門分段監管存在多頭管理、執法不力等問題,規定“國務院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其職責由國務院規定。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本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對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實施監督管理。”同時,規定國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該法的規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保證食品可追溯。國家鼓勵食品生產經營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產經營信息。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農業行政等有關部門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協作機制。此外,為了彌補對流動攤點的監管漏洞,要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等的具體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2.強化責任,增設了消費者賠償首負責任制
完善行刑銜接機制,防止“以罰代刑”。該法進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的刑事、行政、民事法律責任。如規定縣級以上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質量監督等部門發現涉嫌食品安全犯罪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移送的案件,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立案偵查。公安機關在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偵查過程中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但依法應當追究行政責任的,應當及時將案件移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質量監督等部門和監察機關,有關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完善行政處罰方式、手段。對一些違法行為大幅增加罰款額度,比如對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經營病死畜禽、生產經營添加藥品的食品、生產經營營養成分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等違法行為,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最高可以處罰貨值金額30倍的罰款。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提高罰款額度,還增設了行政拘留的處罰。比如,對于違法使用劇毒、高毒農藥等屢禁不止的嚴重違法行為,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給予處罰外,可以給予拘留的處罰。
完善民事責任追究制度。比如,增設了消費者賠償首負責任制,規定食品生產和經營者接到消費者的賠償請求以后,應該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完善了懲罰性賠償制度。在已實行的10倍價款懲罰性賠償的基礎上,又增設了消費者可以要求支付損失3倍賠償金的懲罰性賠償(二者選其一)。同時,強化民事連帶責任,如對網絡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未能履行法定義務,食品檢驗機構出具虛假檢驗報告,認證機構出具虛假的論證結論,使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要與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等等。
3.多措并舉,對癥下藥
針對農藥使用問題:該法明確規定,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藥材。
針對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宣傳中存在的問題:明確要求保健食品需要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
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全程質量控制方面: 規定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實施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的全過程質量控制,對出廠的嬰幼兒配方食品實施逐批檢驗,特別強調“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產品配方應當經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注冊”。
對于轉基因食品:明確要求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標示。
網絡食品銷售監管問題: 明確網絡食品第三方交易平臺要對依法取得許可證才能經營的食品經營者許可證進行審查,發現入網食品經營者有違法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并立即報告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發現嚴重違法行為的,應當立即停止提供網絡交易平臺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