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智慧城市”是以為民服務全程全時、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數據開放共融共享、經濟發展綠色開源、網絡空間安全清朗為主要目標,通過體系規劃、信息主導、改革創新,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現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進,實現國家與城市協調發展的新生態。
新型智慧城市“新”在哪?
核心要素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要素可以概括為“六個一”。
(1)一個開放的體系架構
新型智慧城市是一個復雜巨系統,需要遵循體系建設規律,運用系統工程方法,構建開放的體系架構,通過“強化共用、整合通用、開放應用”的思想,指導各類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
(2)共性基礎一張網
為了實現城市的精確感知、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和惠民服務的無處不在,要構建一張天地一體化的城市信息服務柵格網,夯實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
(3)一個通用功能平臺
為有效管理城市基礎信息資源,提高系統的使用效率,要構建一個通用功能平臺,實現各類信息資源的調度管理和服務化封裝,進而支撐城市管理與公共服務的智慧化。
(4)一個數據體系
海量數據是新型智慧城市的特有產物,要建立一個開放共享的數據體系,通過對數據的規范整編和融合共用,實現并形成數據的“總和”,進而有效提高決策支持數據的生產與運用,進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學性和智能化水平。
(5)一個高效的城市運營中心
為更好對城市的市政設施、公共安全、生態環境、宏觀經濟、民生民意等狀況有效掌握和管理,需要構建新型智慧城市統一的運行中心,實現城市資源的匯聚共享和跨部門的協調聯動,為城市高效精準管理和安全可靠運行提供支撐。
(6)一套統一的標準體系
標準化是新型智慧城市規范、有序、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需要通過政府主導,結合各城市特色,分類規劃建設內容及核心要素,建立健全涵蓋“建設、改革、評價”三方面內容的標準體系。【金鵬信息電子政務研究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