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車是剛需,停車難是急需解決的問題。雖然停車位供需缺口大,但停車位空置率高問題并存。北上廣深停車場泊位空置率為44.6%,地下停車場空置率問題尤為嚴重,所以停車的問題現在是非常凸顯。
然而卻有不少企業在這樣一個剛需市場的風口倒下了,這也說明了問題并非想象的那樣簡單,其中包括:
停車行業是非常特殊的產業,從業者身份復雜。既有經營公共資源的參與,又有來路多樣的商業運營,還有獨占一地的私人擁有者,資源門檻極高,利益協調復雜,各種類型的停車資源均“各自為政”。停車場資源的產權方眾多復雜導致圈地問題成為“老大難”。
停車本身是一個高度專業性的領域,相比開設新商戶,停車場的審批、修建時長要遠高于其他領域。因此,停車資源的有限性注定其供給不可能無限增加。停車場的資源是一個獨占性、稀缺性、排他性的資源,蛋糕就是這么大。
進一步來說,停車領域本就是一個非常細分的行業,其需求也多重多樣。比如日常停車、錯時停車、車位租賃、汽車后市場服務、反向尋車、停車位導航等,每一項都有著很大的差異。
在供給有限和市場細分的前提下,“智慧停車”在中短期內要獲得發展,就必須尋找重點細分市場并在其中深耕,目前全面的大規模發展的前提還不存在。即使在未來全科市場真正的發展起來時,政府的介入依舊限制任何一家公司的市場占有率能做到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