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的智慧城市發展,正處于從“技術創新牽引”到“制度創新牽引”的重要轉折點。體制機制、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等制度領域的創新將成為現階段引領新一輪智慧城市快速發展的突破口。
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們已經進入了新時代,要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智慧城市建設是解決城市發展中面臨的各種問題、提升服務效能的重要抓手。歷經近10年的發展,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基本探尋出適合自己的路子,尤其是“智慧鄭州”建設與北、上、廣地區相比,已實現從“跟跑”到“并跑”的提升,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要“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給出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一、打造一體化智慧政務
到2020年,依托“一網(電子政務外網)、一庫(政府服務大數據庫)、一平臺(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全省政務服務事項標準統一、整體聯動、業務協同,做到“應上盡上”,全面實現“一網通辦”。
二、推進精細化社會治理
建立全面設防、一體運作、精確定位、有效管控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快“綜治云”平臺建設,實施“雪亮護城河”工程,推進“雪亮工程”重點支持城市項目建設。深入推進智慧平安社區建設。加快“應急云”信息平臺建設。加快“市場監管云”建設,提升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監管執法能力。加快建設全省信用信息數據庫和共享平臺。
三、推動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構建城鄉一體的寬帶網絡,建設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到2020年,城鎮地區實現千兆、有條件的農村實現百兆寬帶接入能力,實現4G網絡100%覆蓋城鄉,推動5G試商用。推動城市公用設施、建筑等智能化改造。建設交通誘導等智能系統,推進京津冀一體化智能交通服務。建設智能物流信息平臺和倉儲式物流平臺樞紐。
四、促進宜居化環境建設
加快“環保云”建設,實現環境要素監測監控全覆蓋。加快企業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實現對重點排污單位在線監測系統遠程智能監控。推進智慧氣象發展。健全防災減災預報預警信息平臺。依托城市統一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建設社區公共服務信息系統,為社區居民提供家政、養老、社區照料和病患陪護等便捷信息服務。建立智慧社區公共服務平臺。推廣智慧家庭,提升家庭信息化服務水平。
五、構建便捷化智慧民生
加快河南“教育云”建設,推進省、市、縣各類優質教學資源聯網共享,大力發展在線教育服務。推進數字圖書館、在線博物館等文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興新聞出版業態和新媒體業務,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統籌省、市、縣三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和電子健康檔案等數據庫建設,推進智慧醫院、遠程醫療、智慧養老發展。建設完善體育生活云平臺。推進省、市、縣智慧旅游管理服務平臺建設。